致力于提供符合您的解决方案
我们专业的团队与您密切合作,了解您的需求,确保最终产品能够解决您的问题。



N0.1

分子筛制氧是指利用分子筛在常温下的吸附特性,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。一般采用变压吸附(也称“PSA”)分离技术,以物理吸附为主。

N0.2

PSA制氧可产出纯度为90%-96%的氧气。制氧电耗一般为产1立方氧气耗1度电,一般为30kPa~100kPa。

N0.3

变压吸附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,利用特殊吸附剂(通常采用制氧分子筛、Na+型或锂型分子筛)的特性,以空气为原料,经空压机进入净化装置,净化后得到高品质空气, 然后进入吸附塔。

N0.4

制氧分子筛在加压条件下,优先吸附空气中的N2、CO2、H2O等杂质,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O2;在减压条件下,吸附剂中的N2被脱附。其它杂质则使吸附剂再生。

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工艺流程图
我们拥有最权威、专业的团队,为您提供技术设计、售后服务、售后支持等解决方案。


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工艺流程图

分散供氧是医院最传统的供氧方式,你也许在医院见过,医护人员将钢瓶氧直接推至病床前,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极为繁琐,且瓶装氧属于压力容器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

因分散供氧的种种不便,于1983年,我国研制出了一套集中供氧系统,由氧源、输氧管道、阀门、设备等组成,将医用氧源集中,通过输送管道供给到各个病房。较之分散供氧,集中供氧无需将氧气瓶搬运至病房,储运、使用都更为简便,也降低了瓶装氧气的安全隐患,更加可靠。 那么,问题来了,医用氧源又经历哪些阶段?
 

1.甁装氧
瓶装氧又称汇流排,是最早的供养方式。由10~20个氧气瓶、减压后经过氧气管网输送至病房,但钢瓶中氧气有限,因此,氧气瓶需要及时更换,在医院用氧高峰时,还会出现满足不了供氧需求的情况。


2.液氧
20世纪90年代,国内绝大部分医院进行改建扩张,从此,液氧登上舞台,逐渐成为大中型医院供氧的主角,液氧罐虽也需定时灌充,但容量比瓶装氧大许多,减少了大量人力的投入。


3.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供氧
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在常温常压下,以空气为原料,以分子筛为吸附剂,通过变压吸附法制取浓度93±3%氧气的设备,不仅解决钢瓶氧、液氧需要按时灌充的问题,还解决了钢瓶氧与液氧因高压等存在的安全隐患,在医用氧源便捷、安全方面,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带来突破性的发展。其中钢瓶氧与液氧因高压原因,存在安全隐患,运输使用不当,会存在爆炸、火灾等危险,现已慢慢退出。 相比较于钢瓶集中供氧方式,分子筛制氧机无论在供氧的安全性、可靠性,还是在实际运营投入产出的经济性来看,都优越于瓶装氧和液态氧。根据医疗机构的氧气使用量差异不同,整体而言,如果用氧量越多,分子筛制氧机越划算!